级别: 圖文專員
UID: 1459784
精华: 0
发帖: 88977
威望: 0 点
金钱: 210926 RMB
贡献值: 147 点
注册时间: 2020-09-01
最后登录: 2024-11-20
0楼  发表于: 2024-08-06 00:25

一枕青莲 作者:心的浪子 转

  走向团湖,是一条道静的小马路,路上虽常不见人,走起来却不见寂寞,一个初到的来客,左顾右盼,有不少的清新,而最系我心的是团湖的荷。

朋友告诉我夏秋时节,团湖“接天莲叶无穷碧”,漫湖遍野地盛开着荷花。在这个夏季的阴雨天,我到了团湖水域,这会正是荷花的时节,风姿绰约的荷开得娇艳,在视野中漫溢开来,绿海漫漶,花海漫漶,心海漫漶,使我觉得自己小了,委琐了。

在尘世间,荷有着深深的佛缘。荷在佛前叫莲,佛座称为“莲花座”或“莲台”。佛经中说,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,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,而净土的莲花则上千瓣。天上的莲花见不着,我想这漫漫的团湖莲花,是否就是净土的莲花?烟雨空朦的碧湖里有佛居住吗?团湖的莲花牵动着我的思绪,这一方水域有一种说不清的亲切。

薄薄的雨气浮起在湖面,荷叶子高出水面密密地肩挨着肩,凝成无穷的碧波,有梦幻的感觉。听着叶下底下湖水的轻荡,那些莲花宁静地站立在青叶中,更加显得仙姿清雅。静静的,既像尘世里千年的盼望,又像是脱尘俗的平静、明澈,了无牵挂。出水,出尘,碧青连天,这是一种远隔彼岸的情韵。宋朝周敦颐在《爱莲说》说得好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、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

《佛经》说:“彼岸花,开一千年,落一千年,花叶永不相见。情不为因果,缘注定生死。”我相信莲花就是彼岸花。她的体味,是一种不惹人的清香,软软的惝恍,熏香了沉静青岸。清冽中一片血色,在风里缓缓起落,为一片碧青添了一份风情,增了一口灵气。这个时候,心境已被荡涤得清清明明,我只想着一直往前走,向这青碧的深处走,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引力牵着,我要在自己内心早已熟悉的地方静呆一会儿,幻化为莲,只为一片云淡风轻,只为一份圣洁坦荡,也许这是一种皈依的状态。

三三两两的摄荷人冒雨在青荷里出没,专注的身影,或蹲或站,或俯或仰,屏气凝神地按动着快门。湖岸高高低低都是杨柳树,颜色一例是阴阴的,乍看像一团青雾。透过树缝,远处隐隐约约的村庄,迷离徜恍得像蜃楼海市,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,大有世外之感,我安静地一步一步地慢慢走。

同伴中的一对母子在湖边放纸荷。纸荷点上蜡烛,随着水漂浮。雨点打击着纸荷,纸荷渐渐地消失在水里。母亲是一位清丽的中年女人,凝眉蹙额,脸上荡着忧郁。她起身静静地站立在水边,弥望一望无际的碧荷。微风过来,送来淡淡的荷香,浸匀全身,清泠温馨,女人的脸上有有了微微的笑意,仿佛沐浴着清幽的梵唱。孩子是十多岁的少年,神情懵懵懂懂。他悄悄地走近了一株荷。那荷叶里歇着雨珠,像晶亮的泪珠子,随风摇动着,纯净得可爱。风大了,那雨珠哗哗地全被倾入湖中,而那空空的荷叶依然高昂地在风雨中摇动,那素静的白苞,卓尔不群地在叶上摇曳着。少年觉得那荷好看,用手轻轻抚摸着花苞,想摘又不敢摘,用眼光看了一下母亲,母亲的眼神让少年慢慢地缩回了手。

少年的父亲在十多年前的那场抗洪抢险中,眠在了这里。这位母亲是教师,带着丈夫的遗腹子寡居在邻近的城里,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,都要到团湖放纸荷,把心事给丈夫说说。她告诉我,丈夫托梦给她,变成了湖中一朵微笑的白莲。那莲苞安谥而纯净,女人闭上了眼睛,长久没有睁开。她说,经常闭着眼睛,幻想睁开眼睛时,莲花开放了,远行的人突然站在自己面前。

岁月远去了,是亲的人远去了,却留下了白莲。那白色的莲兀自开着,嵌在青春的记忆里。女教师叹口气说,我把这里当成了我的忘忧河,我来这里,更多的时候是静静地挨着莲,听风,看雨……这里安静、干净。人匆匆来到尘世,像一场莲梦,秋雨散去之后,湖如昔般的空静清澈,湖面上满是美丽的莲的花瓣,唯留下一支莲蓬,微微的轻颤着。

人生无常,莲畔有梦。莲花生长的地方,纯,净,比天空还要空,它润物无声。那女教师的丈夫在这里铸就了永不凋谢的莲钟磐声,我相信那声音的纯净与空灵:“它洁身自处,傲然独立;其根如玉,不着诸色;其茎虚空,不见五蕴;其叶如碧,清自中生;其丝如缕,绵延不断;其花庄重,香馥长远;不枝不蔓,无挂无碍;更喜莲子,苦心如佛;如是,谆谆教人,往生净土。”

人生难得有几回赏到莲花的心境,但这回能算真正的一次赏莲花的心境。以前即使见到了,那荷,不是能赏出韵味来的莲花。细究,与荷花,是一种面缘;与莲花,却是心缘。我再不需像很多人一样总去探究,因为莲花已经驻扎在心里和梦里了。如果真的能借来一生,我愿意从生长莲花的地方开始,我要让自己的心灵和眼睛如莲般清澈透亮,听风、看雨,观世事,还想在月亮出来以后,一个人头枕莲花,去聆听自己平和的心跳以及我听得懂的纯净天籁。